close

劉益昌教授

搶救十三行

1.搶救十三行遺址的兩位計畫主持人中

除了劉益昌教授

還有哪一位?2.十三行遺址搶救時間從民國幾年開始?3.十三行遺址的保留面積有多大?4.八里鄉哪兩處遺址被列為一級古蹟和二級古蹟?這兩處遺址各有什麼變化?5.十三行遺址的文化層裡有什麼文物呢?6.台北盆地的史前文化遺址介紹?
1.搶救十三行遺址的兩位計畫主持人中

除了劉益昌教授

還有哪一位?A:當年搶救與主持挖掘十三行遺址計畫的臧振華教授與劉益昌教授.2.十三行遺址搶救時間從民國幾年開始?A:民國78年開始.3.十三行遺址的保留面積有多大?A:1989年台灣省住都局計劃在八里地區興建污水處理廠

建廠的工程將完全毀壞十三行遺址

經考古學者大力呼籲及社會大眾的支持

內政部決議進行搶救發掘

並於1992年將十三行遺址指定為二級古蹟

成立遺址保存區

即十三行遺址現地展示區。

保留區位於八里污水處理廠區內距離十三行博物館約七百五十公尺

佔地約三千平方公尺。

4.八里鄉哪兩處遺址被列為一級古蹟和二級古蹟?這兩處遺址各有什麼變化?A: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第二級古蹟:十三行遺址~5.十三行遺址的文化層裡有什麼文物呢?A:陶器以紅褐色陶為主

此外有少量黑陶。

紅褐色陶常施以方格紋

此外有魚骨紋、點紋、藍紋、圈印紋、柵欄紋等。

黑陶 施以波浪櫛紋。

石器有凹石、砸石、磨製石斧、石支腳

石器數量不多。

6.台北盆地的史前文化遺址介紹?A:目前在淡水河流域發現的遺址計有百餘處之多

分屬大坌坑文化、繩文紅陶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植物園文化、老崩山文化、土地公山文化及十三行文化既附屬各系統。

地球氣候在漫長的十億年中

曾經歷過無數的劇烈變化

其中有數次溫度急遽下降

造成地表大部份的地區受到冰河的覆蓋

這一段時期我們稱之為冰河時期。

在冰河期當中地球上大部份的水分已凝結成冰

造成海水面的下降

使得更多土地露出。

但是當氣候回暖之後

大量的冰溶解成水

海面急遽的升高

許多土地在這時也遭到淹沒。

台北盆地也就在這狀況下

大量的海水湧入

形成了古台北湖。

台北湖並不完全是由海水構成

古淡水河流域也挹注大量的淡水

這使得湖水呈現淡鹹混合的狀態。

也就是這種水質吸引了大量的貝類在此定居、繁殖

為在此發展的史前人類提供了大量食物的來源。

                                                                     PS~(關於第四題大坌坑遺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資訊管理中心 的頭像
    資訊管理中心

    資訊管理中心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