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昌教授

請問 麒麟文化 有包括哪些文化?

課本上只有寫 麒麟文化 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並沒有著墨太多

可是我非常想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主要分佈於海岸山脈中段東面的山麓。

生活型態以農業為重心

以山田燒墾方式種植穀類作物

由於農業技術進步

土地贍養力大增

因此人口增加很多。

文化內涵與卑南文化類型略相近

最大的差別在於這個文化出土了卑南文化少見的大量打製石鋤

反映了兩個文化在環境利用及生業型態上有所不同。

  尤其是出土大型的石材人造物(因此有巨石文化之稱)。

包括了岩棺、方形岩壁、帶孔石盤以及單石

往往成群出土在一個遺址

考古學家公認可能與祭祀有關。

這種特色完全不見於台灣其他地區

甚至中國東南部也不曾出現。

可能的淵源是中南半島的巨石文化。

說明了古代東南亞洲民族早已相互往來

甚至可能飄洋過海舉族遷移。

  重要遺址有都蘭、泰源、麒麟、白守蓮、八桑安、忠勇、新社等。

都蘭- 過東河後再南行

前方出現壯觀的海階

從土地銀行農場的山麓綿延直下海灘

長達 4公里

這就是都蘭。

它的地形和長濱海階緩坡非常類似

而且同樣在陡崖山腳下發現面積廣大的麒麟文化遺址。

  最早在日據時期的1933年

都蘭公學校校長左藤政明曾加以調查並試掘遺址的一小部分。

後來同一所學校的西東重義也曾試掘並深入報導

在文中曾提到一個水桶形遺物就是一個長方形岩棺。

1953年石璋如、宋文薰兩位先生做過初步調查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也曾進行調查

共發現了兩列巨石群。

1963年宋文薰先生再度調查時

看到其中一組因水田耕作而橫倒在田埂上。

目前僅殘留由三塊豎立在地面上的石壁組成的石列

其中一塊上面雕有一對半球形的突起

下方突出

因而被稱為「孕婦石」

這組石列與岩棺已被指定為三級古蹟。

  近年來

台東縣政府委託黃士強教授進行遺址範圍的調查

得知本遺址範圍廣大

而且可能包含繩紋紅陶、麒麟文化和卑南文化等三個時代的文化堆積。

但仍有待詳細的發掘才能證實。

  除了上述巨石之外

在北邊退輔會農場房舍也發現很多遺物

沖蝕溝中並且發現板岩石板棺

同時出土典型的卑南文化紅色夾砂陶、紡輪、石鐮和石錛。

  目前都蘭遺址的部分已經因指定為三級古蹟而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保護

其他部分則仍面臨破壞以及土地放領的問題。

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現在正積極籌設「都蘭遺址公園」

我們殷切期望藉著完善的規劃

能好好的保護這個遺址

也樂於見到有一個供國民作知性旅遊的好去處。

泰源從東河溯馬武窟溪上行

道路兩旁陡崖夾峙

滿眼蒼翠

待河谷忽然開展時

眼前就出現一個大盆地

宛如別有洞天。

泰源盆地原是阿美人世居的生活領域

台灣光復後逐漸有漢人相繼來到這裡種植果樹。

而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

就有史前人類來此安家立命。

  1953年石璋如和宋文薰先生到東部調查

在盆地北側邊緣的丘陵緩坡上阿美人稱為Takohai的地方

發現很多暴露在地表的巨石

隨即證實了這是一個面積廣大的麒麟文化遺址。

 在遺址現地至今仍有許多豎立於地上或埋在原來位置的單石

也可以看到其他類型的巨石

其中最有名的是立在公路旁橘子園內的一對單石。

這兩個單石隔三公尺對立

形制構造比一般單石特別:較大的一塊形狀好像有一個肩膀

而且還有一個橫槽。

較好的一塊形如草茹

頭部以下埋在土中

可惜最近已被人破壞而斷裂。

早年臨近Hoak社的阿美族人在天旱時

會圍繞這一對巨石取水舉行求雨儀式

可說是古代的宗教崇拜物

歷經兩、三千年後又成為現代人的靈物。

不知是機緣巧合

還是古今人類聲氣相通呢!

白守蓮 成功鎮北三仙台風景區的西邊

是一塊相當大的海階緩坡

階地邊緣和背後的小山

阿美人稱為Taknipai。

1914年日本學者佐山融吉報導這裡發現了兩座岩棺

從此在學界就頗富盛名

成為最早見諸報導的麒麟文化遺址。

接下來鳥居龍藏(1926)、鹿野忠雄(1930)也都著文提及位於阿美人水田中的這兩座岩棺。

光復後劉茂源、石璋如、宋文薰三位先

生都曾先後前往

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前往調查

但至今尚未有正式發掘

也沒有完整的調查報告。

  兩座岩棺中

一座保存完整

當地阿美人認為它是古時候的棺材

因此稱為Taknip

當地小地名也因而叫Taknipai。

這一座岩棺目前被移至台東縣立文化中心前陳列。

另一座岩棺上口部分破損一大塊

據說是鄰近地區某些阿美族人在天旱時來此

將岩棺周緣敲下一塊

供求雨祭祀儀式之用

所以也稱這個岩棺為「求雨石」。

  除了岩棺

也出土了人像形單石、帶肩單石、帶槽單石、石輪等巨石

和豐富的陶器、石器等日常用品

可見這個遺址在古代曾經是一個不算小的聚落。

白守蓮位置遠離台11線海岸公路

你大可在此捨車步行前往遺址

在台地上把自己想像成遠古人

欣賞田園景色

遠眺三仙台秀麗的海岸風光

相信一定會有不同的心情和感受。

八桑安東海岸在長濱海階寬廣舒緩地展開後

到烏石鼻之間

由於海水侵蝕

海岸線又向山脈逼近

海階寬度也縮窄

從海岸算起一公里左右就到達山麓。

在這些第二、三階面積較大的海階上

密佈許多史前遺址。

矗立的石牆是遺址的重要象徵 八桑安最早由鹿野忠雄在1930年發表

當時主要發現是一塊南北向

立在田中的大型石壁。

1950年代宋文薰先生也曾經調查過

當時與寧埔遺址同名稱

一直到1979年宋文董、劉益昌調查後

才給予八桑安的新名稱。

在1930年調查時遺址所在的台地已經是種水稻的梯田

目前又遭人以怪手整地

損害相當大。

  1991年新成立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前來試掘

發現屬於靜浦文化的壘石墓葬

伴隨出土金飾和大量的珠子等陪葬品。

  因此綜合來說

這個遺址有兩個不同時代的文化

較早的是擁有石壁和紅色素面陶、繩紋陶的麒麟文化

晚來的是靜浦文化人

他們在這裡留下了前述的墓葬、紅褐色夾砂素面陶、石斧、石錘和少量的打製石斧。

  在長濱和烏石鼻之間

像八桑安這樣從海面算起第二、三階的海階

在三千年前麒麟文化人居住的時代

大約都是位在海階崖上方的海階面

剛好適於人居

以前是史前人類的棲息地

而現代也是阿美族的聚落和田園。

時代雖然變遷

千年過往

人類選擇聚落

還是有那顛撲不破的道理吧!

忠勇過秀姑巒溪口南行

東海岸開始出現一連串廣大的海階。

離開八仙洞

原來貼近路旁的海岸山脈向右方讓開

這片廣大而連續的海階緩坡一直延續到忠勇

由山到海寬達 4公里以上。

這個地區古時稱為加走灣(阿美族語Kakatsawan)

長濱村近海稱為加走灣尾

忠勇村近山稱為加走灣頭

兩地分別都發現了麒麟文化的遺址。

其中忠勇遺址尤為有名

鹿野忠雄最早在1930年就調查過

並撰文簡略介紹。

1956年石璋如、宋文薰兩位先生前來東海岸進行考古調查

特地在忠勇遺址分布範圍相當廣大

包括忠勇村聚落和背後海拔 170公尺叫做頂平的小山丘頂部

是目前面積最大、單石最多的遺址。

1956年時在村落內仍可發現少數豎立在地表的單石

但許多石輪、單石被村人挖出後

或做為裝飾品立在庭院

或拿來做礎石、砌石牆

或以鐵絲吊在屋側用來壓屋頂防風。

也有居民把單石運到長濱當做古董;有忠勇國小也立了幾個在校園中做為裝飾。

除了巨石之外

村子內也發現文化層及大量的石器

可惜的是大部分已被破壞了。

在調查時

石、宋兩位先生也曾在頂平台地南段發掘了十字交叉的二條探溝

發現頂平的文化層不厚

只在表層35公分出現文化層

但是仍然可以在探溝中發現兩個肩部以下埋在土中的帶肩單石。

同時出土相當多陶器、石器等日常生活用具

其中以打製石鋤為最多

陶片為紅褐色夾砂陶

大多為素面沒有紋飾

僅有少數帶繩紋。

此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也曾帶回少量巨石標本

目前存在該所標本室內。

這個遺址現已遭受嚴重破壞

不容易看到標本了。

新社沿著海岸公路南下來到豐濱鄉

在進入新社村聚落之前

緊貼著加塱溪的北岸

有一陡坡

登上陡坡後則出現一片小台地

把視線轉回頭

太平洋就在腳下。

在這裡可以極目遠眺

海天一色

頗能舒暢胸懷。

史前人類在此結廬

每日迎送晨曦落照

當為快意人生。

  這塊坡地在早些年代

由從宜蘭南遷的原住民噶瑪蘭人闢為層層的美麗梯田(新社即噶瑪蘭人指自己南遷後的新聚)。

在海拔30-130公尺之間

因為耕種而翻出文化層和相當多的遺物。

台地的邊緣上原來還立著一座大型的岩石構造物「岩棺」。

早在日據時代的1926年日本學者森丑之助就發現了這個遺址

後來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日本學者鹿野忠雄1929年發表了正式的遺址調查報告

此後就少有人注意。

到了1975年有個日本商人看上了新社的岩棺

想把它運走

等日本商人僱工把岩棺搬下來到公路時

原先約好的卡車未準時前來

岩棺擺在路邊挺顯眼的

就被路人通知了豐濱鄉公所。

鄉公所本也有意將它搬到鄉公所

就來個「人贓俱獲」

岩棺很幸運的沒有流落異國。

不過岩棺在鄉公所的後院當了好幾年的「垃圾桶」

直到民國78年才被省立博物倌購置

移往台北新公園展覽。

  這個遺址雖未經發掘

但從遺物研判

應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麒麟文化的遺址

出土相當豐富的日常用品

堆積的文化層也很厚

可知它是一個曾長久居住的聚落型遺址。

以目前我們到的標本來看

有大量用來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的石斧、石鋤

也有不少收穫用的石刀;漁獵所用的網墜、箭頭、矛頭則較少

可見生活在這裡的人主要以農業來營生。

除了日常用具之外

在遺址內還出土與岩棺同一個系統的大型石製構造如:單石、石輪

這些東西考古學家推測可能是宗教拜物。

此地的先民大約生活於距今三千年前左右。

根據復原的古海水面與現今地形的對照研究

三千年前的海水面大致比今天的海水面高12公尺

當時露出海水的陸地

後來又疊上了從山上沖刷下來的陸相堆積物

所以三千年前的海灘前緣位於目前等高線25公尺處

看來當時人住的地方也相當靠近海邊。

參考資料 http://www.sinica.edu.tw/~tibe/1-culture/pre/chi_lin.html

太平天國|中法戰爭|馬關條約|中日戰爭|康熙|北洋水師|南京條約|九一八事變|貞觀之治|印刷術|北洋軍閥|五胡亂華|甲午戰爭|天地會|火藥|慈禧太后|李清照|北京條約|毛澤東|伊犁條約|靖康之難|文成公主|義和團|鴉片戰爭|百日維新|白蓮教|鄧小平|西安事變|雍正|八王之亂|八國聯軍|乾隆|南京大屠殺|

劉益昌教授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1103640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資訊管理中心 的頭像
    資訊管理中心

    資訊管理中心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