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
《評論》 如何看出財務報表的真假??
財務報表可以透漏公司的許多玄機
當然這必須持續訓練才看得出來
不過
在此可以提供幾個例子提供大家做參考:一
公司不斷更換簽證會計師及高階財務經理人:會計/財務紀錄可說是記錄了公司所有的活動
當一家公司不斷更換其簽證會計師或高階財務經理人
無論是主動求去或是公司更換
可能代表會計師/財務經理人對其財務操作方式感到不滿意甚至不安
因此主動求去;也可能是因為不願配合公司要求而離職。
二
公司連年虧損
營運現金流量為負
不斷用現金增資或出售其下資產/事業以美化帳面:當我們看到公司獲利(稅後淨利為正)時
還不能馬上下定論
要看看今年的獲利
主要是從哪方面貢獻的
此外
現金的變化狀況也會透漏許多訊息。
如果一家公司的本業持續虧損
獲利主要來自業外(諸如出售資產或投資)
或者該公司的現金科目的主要來源是借款或現金增資而非本業挹注
都會給公司高層有操作財報內容的動機。
公司不務正業永遠是一個危險訊號。
三
財報的揭露程度:一般而言
營運狀況越健康的上市櫃公司
越不怕你知道他們的財務表現
甚至怕你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財務表現是這種狀況
因此如果你覺得這家公司的財報內容讓你越看越不懂
很有可能是公司不想讓你看懂。
這是華倫巴菲特教我們的。
四
大量的關係人交易:這個就是在本次力霸案中我們看到的現象之一
當關係人之間的交易不斷移轉計價
繞了一大圈回來
恐怕誰都很難看清楚其中的真相。
因此若一家公司有大量不尋常的頻繁關係人交易
恐怕就是得留心的時候。
五
目的不明的大量子公司:這是太電胡洪九以及力霸王又曾的手法。
成立許多子公司/孫公司/曾孫公司以規避會計師查核。
但是這也是最該受投資人及社會共同詬病之處
因為
即使透過成立大量子公司來使交易複雜化
仍然不是什麼高深技巧
只是看監理單位以及會計師願不願意勤勉認真去查罷了。
此外
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
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
經理人可能操作財報
操作財報的目的也未必是為了吸金或舞弊。
如果公司是處於高成長產業
為了滿足投資人期望
或是公司經理人剛上任有三把火的壓力來展現自己的績效等等
都會驅使公司去想辦法去操作財務表現以美化帳面。
財務報表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07012505633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