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

台灣日治時期的畫家

我想問一下台灣的日治時期畫家(我需要網站找ㄆ到)我ㄇ功課要用ㄉ有沒有所有日治時期畫家ㄉ身平簡介我要挑一下看我喜歡啥米畫家(像 陳澄波.還有?進ㄉ(?是我望ㄌ好像化膠彩ㄉ) )希望大家幫我找 星期一就要用ㄌ3Q
台灣前輩畫家http://www.arttime.com.tw/exhibition/gallery/old/old_3.htmhttp://teacher.mhups.tp.edu.tw/~juily/2/index.html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htm#painter-tw陳澄波﹝Chen Cheng Po

1895 ~ 1947﹞陳進﹝Chen Chin

1907 ~ 1998﹞ 林玉山﹝Lin Yu Shan

l907 ~ ﹞ 廖繼春﹝Liao Chi Chun

1902 ~ 1976﹞ 李梅樹﹝Li Mei Shu

1902 ~ 1983﹞ 顏水龍﹝Yen Shui Long

1903 ~ 1997﹞ 楊三郎﹝Yang San Lang

1907 ~ 1995﹞ 李石樵﹝Li Shin Chiao

1908 ~ 1995﹞ 郭雪湖﹝kuo Hsueh Hu

1908 ~ ﹞ 郭柏川﹝Kuo Po Chuan

1901 ~ 1974﹞ 劉啟祥﹝Liu Chi Hiang

1910 ~ 1998﹞ 洪瑞麟﹝Hung Jui Lin

1912 ~ 1996﹞ 李澤藩﹝Lee Tze Fan

1907 ~ 1989﹞ 陳植棋﹝Chen Chih Chi

1906 ~ 1931﹞ 陳德旺﹝Chen Te Wang

1910 ~ 1984﹞ 林克恭﹝Lim Kac Keong

1901 ~ 1992﹞ 陳慧坤﹝Chen Houei Kuen

1906 ~ ﹞ 廖德政﹝Liao Te Cheng

1920 ~ ﹞ 黃土水﹝Huang Tu Shui

1895 ~ 1930﹞ 林之助﹝Lin Chih Chu

1917 ~ ﹞ 溥儒﹝Pu Ru

1896 ~ 1963﹞ 張大千﹝Zhang Da Qian

1899 ~ 1983﹞ 黃君壁﹝Huang Jun Bi

1898 ~ 1991﹞ 沈耀初﹝Shen Yao Tsu

1908 ~ 1990﹞ 席德進﹝Shiy Der Chin

1923 ~ 1981﹞ 余承堯﹝Yu Chen Yao

1898 ~ 1993﹞ 陳澄波﹝1895 ~ 1947﹞檢視圖片陳澄波於民前十七年 2 月 2 日出生於嘉義。

父親為前清秀才。

從很小的時候起

陳澄波就時常抱著做大事的願望。

1924 年陳澄波赴日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

1926 年以畫作《嘉義街外》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展。

1929 年 3 月

他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

即動身前往上海。

時值上海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陳澄波初抵上海

即任此會的西畫評審員。

他居住於上海期間

對中國畫有更多的接觸與認識

其中特別喜歡倪雲林與八大山人的作品。

在日後的畫作中

可見到其影響力反應在他的畫面上。

1933 年 6 月

陳澄波返回嘉義

已接近不惑之年

在鄉人的眼中

他仍然 具有文化英雄的色彩。

自從回台後

老家嘉義自然經常入畫

而且其間風格變化頗為明顯。

由於開始接觸嚴格西畫訓練的年歲較晚

他早年在台灣自我摸索的痕跡一生未曾拋棄

此包括對主觀敘述意識的偏好以及強烈的鄉土色感。

而在他重返家鄉後

自我的風格逐漸穩定地成長、成熟。

然由於社會時代的局限

讓他的雄心壯志終不得實踐。

他在戰爭前後

那段黑暗、不安、沈默的日子裡

寫下心中最崇高的藝術形象。

陳進﹝1907 ~ 1998﹞檢視圖片陳進女士

民國前五年出生於新竹縣。

是光復前台灣著名畫家當中唯一的女性。

她中學時期美術成績優異

得到當時任教於第三高女﹝即今中山女高﹞的日籍美術老師鄉原古統的賞識

畢業後並接受老師的建議

遠赴日本考入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就讀。

1927 年

以一年級的三件學期作品《姿》、《罌粟》、《朝》參加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

均獲入選。

並與林玉山、郭雪湖共獲「台展三少年」之美譽。

陳進執著一生

對藝術的追求與忠誠

可以遠溯到她年輕的時代

那種一絲不苟、求真、求善、求美的工作態度

一直延續至今。

她無悔地不懈於藝術創作

以其細膩獨到的慧眼

仔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

並反映在她畫筆之下。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htm#painter-tw詳細作品解說以及更多台灣前輩藝術家請見以上網頁
陳澄波(1895年~1947年)CHEN CHENG PO  陳澄波於民前十七年二月二日出生於嘉義。

父親為前清秀才。

從很小的時候起

陳澄波就時常抱著做大事的願望。

一九二四年陳澄波赴日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

一九二六年以畫作〈嘉義街外〉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展。

          一九二九年三月

他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

即動身前往上海。

時值上海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陳澄波初抵上海

即任此會的西畫評審員。

他居住於上海期間

對中國畫有更多的接觸與認識

其中特別喜歡倪雲林與八大山人的作品。

在日後的畫作中

可見到其影響力反應在他的畫面上。

                  一九三三年六月

陳澄波返回嘉義

已接近不惑之年

在鄉人的眼中

他仍然具有文化英雄的色彩。

自從回台後

老家嘉義自然經常入畫

而且其間風格變化頗為明顯。

由於開始接觸嚴格西畫訓練的年歲較晚

他早年在台灣自我摸索的痕跡一生未曾拋棄

此包括對主觀敘述意識的偏好以及強烈的鄉土色感。

而在他重返家鄉後

自我的風格逐漸穩定地成長、成熟。

然由於社會時代的局限

讓他的雄心壯志終不得實踐。

他在戰爭前後

那段黑暗、不安、沈默的日子裡

寫下心中最崇高的藝術形象。

他相信未來將如日出般

無限的燦爛。

    陳進(1907年~1998年)CHEN CHIN  陳進女士

民國前五年出生於新竹縣。

是光復前台灣著名畫家當中唯一的女性。

她中學時期美術成績優異

得到當時任教於第三高女(即今中山女高)的日籍美術老師鄉原古統的賞識

畢業後並接受老師的建議

遠赴日本考入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就讀。

一九二七年

以一年級的三件學期作品〈姿〉、〈罌粟〉、〈朝〉參加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

均獲入選。

並與林玉山、郭雪湖共獲「台展三少年」之美譽。

  陳進執著一生

對藝術的追求與忠誠

可以遠溯到她年輕的時代

那種一絲不苟、求真、求善、求美的工作態度

一直延續至今。

她無悔地不懈於藝術創作

以其細膩獨到的慧眼

仔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

並反映在她畫筆之下。

      陳進由閨秀到慈母

到一介慈祥的長者

隨著年齡、心境之轉變

點點滴滴都反射到她畫作題材與內涵之中

完全捕捉到人生最值得歌頌的至美與真情

讓欣賞其畫作的觀眾

能自然而然心生一股暖意與溫馨

進而感受到人世間的喜樂和諧。

黃土水(1895年~1930年)HUANG TU SHUI在其短暫的三十六歲生涯中

正式研習西洋雕塑僅十五年

卻在雕塑藝術上達到非凡的成就

留下許多難得的傑作

被公認為近代台灣第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雕塑家。

            黃土水出生正逢亂世

當時台灣被日軍佔領

社會處於一片貧窮不安。

黃土水一直到了十二歲才進入公學校就讀

後因父親去世

母親帶著排行老三的他投靠同母異父的二哥黃順來

並轉學到大稻埕公學校

因而年少的黃土水有機會隨著舅父常到大稻埕的街上逛神雕店舖

接觸福州系神雕

加上父親與二哥也都是木匠的關係

黃土水從小自然醞釀了對雕刻藝術莫大的興趣。

一九一一年

黃土水自大稻埕公學校畢業並順利考上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

由於學校全部公費

這對貧困的黃土水是最佳求學機會。

在國語學校裡

黃土水的「圖畫」、「手工」成績優異

畢業展木雕作品更得到師長的讚賞

促使黃土水一心往雕刻的路上發展。

一九一五年

黃土水得到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的推薦

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

開始接受西洋式雕刻教育。

黃土水雖然主修的是木雕

但對其他雕塑課程亦下了苦心研究

並觀摩各家所長

吸取養分自我充實。

之後朝向自己追尋的風格發展。

      黃土水的雕刻

風格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在自然主義的寫實性中

表達了自己內涵與對鄉土的關懷。

黃土水一生真正應驗了「生命雖短暫

藝術卻永恆」這句話。

                                 
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go/student1.htm資料詳盡且可靠
這是我們做的數位典藏有關日治時期臺灣教育 http://taiwan-arts.ntue.edu.tw/DCWeb/

陳澄波的作品,陳澄波生平,陳澄波心得,陳澄波畫作,陳澄波的繪畫作品,陳澄波作品介紹,陳澄波我的家庭,陳澄波槍決照片,陳澄波淡水,陳澄波嘉義街外陳澄波,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台灣,郭雪湖,陳進﹝,東京美術學校,ntu,余承堯,沈耀初

水墨畫|山水畫|Q版畫|版畫|現實主義|碳筆|壁畫|馬賽克|風景畫|電腦繪圖|壓克力畫|印象派|野獸派|人物畫|畫筆|插畫|膠彩畫|保護漆|油畫|畫布|沙畫|顏料|速寫|國畫|水彩畫|普普畫派|素描畫|

林玉山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32809735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