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事

孫子兵法的故事和心得

請問有誰可以幫我找孫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計篇的內容然後選一句內容你喜歡的話寫成故事和心得
一、原文孫子曰:兵者

國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

校之以計

而索其情: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將

五曰法。

道者

令民與上同意

可與之死

可與之生

而不畏危也。

天者

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者

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

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

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

將莫不聞

知之者勝

不知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

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

用之必勝

留之;將不聽吾計

用之必敗

去之。

計利以聽

乃為之勢

以佐其外;勢者

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

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遠

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

亂而取之

實而備之

強而避之

怒而撓之

卑而驕之

佚而勞之

親而離之。

攻其無備

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

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

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

得算少也;多算勝

少算不勝

而況于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

勝負見矣。

二、說明:﹁兵﹂字在︽孫子︾一書中使用次數高達六十九次

除了︵火攻︶篇外

其他每一篇都有﹁兵﹂字。

﹁兵﹂字有很複雜的含意

在不同的地方應做不同的詮釋

不可一概而論。

本篇中﹁兵﹂的基本解釋為﹁戰爭﹂

但也可以擴大解釋為國防安全、國防戰略等含意。

為什麼戰爭︵兵︶是國家大事

孫子認為因為戰爭關係到人民死生;決定國家存亡的重大事情

因此

必須認真的詳加察查。

由於在考量戰爭問題時必須作精密而客觀的計算、規畫、分析和評估

故必須客觀的將敵我雙方國力做為評估的起點。

首先對權力因素進行分類和評估

孫子認為決定國家權力強弱的基本因素有五種

即: 道:令民與上同意

可與之死

可與之生

而不畏危也。

天: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智、信、仁、勇、嚴也。

法:曲制、官道、主用也。

 三、故事:Z 能而示之不能孫臏以後退減灶之計誘龐涓至馬陵而擊之。

 Z 用而示之不用三國時東吳欲取荊州

呂蒙託病返吳

以年輕無名而有智謀之陸遜代之

關羽輕敵敗亡。

 Z 近而示之遠

遠而示之近一九四四年盟軍準備登陸法國

盟軍一切作為均顯示目標區為加萊︵渡海距離廿餘哩︶

但卻在諾曼第登陸︵渡海距離約一百哩︶

德軍勁旅十五軍團不敢馳援諾曼第戰場

使盟軍渡過了登陸作戰最艱難的階段。

 Z 利而誘之二次大戰

日本與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

此乃史達林鼓勵日本向南太平洋發動戰爭

以攫取南洋資源

惟真正獲利者乃是蘇俄|在對抗希特勒時

避免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

 Z 亂而取之如淝水之戰。

 Z 實而備之、強而避之以色列面對周圍強敵備戰得當。

伊拉克在波灣戰爭中

當退不退

當和不和

違背強而避之原則

一敗塗地。

 ( 怒而撓之波灣戰爭中

伊拉克用飛彈攻擊以色列

意圖拖以色列下水

以擴大戰局。

 ( 卑而驕之二次大戰德蘇開戰前

史達林對希特勒刻意遷就奉承

對日本外相松岡洋右訪莫斯科時隆重歡迎接待

均在故意示好

以緩和局勢。

 ( 佚而勞之中共對我進行各種武嚇行動。

 ( 親而離之中共在國際上封鎖我外交空間。

 四、結論:﹁夫未戰而廟算勝者

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

得算少也

多算勝

少算不勝

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

勝負見矣。

﹂凡事豫則立

不豫則廢

孫子對戰前準備是從科學的觀點

強調國防之經營整建

與敵我比較要有科學而客觀的計算

才能有獲勝之機會。

尤其當前國家戰略包含政、經、心、軍四大國力

經緯萬端

頭緒紛繁

更要講求其科學性。

在現代進步的科學技術上

使用電腦模擬計算

乃是戰略作為的一大助力。

惟僅憑單純的數字比較是不夠的

仍必須對數字內涵有更深入的瞭解。

例如:媒體報導某國有飛機多少架

這並不足以表示該國空軍的真實戰力

必須對其素質做進一步分析始能獲得適當的結論。

此即孫子所說的﹁多算勝﹂。

始計篇居兵法十三篇之首

開宗明義的陳述出孫子完整的思想體系

大陸學者孫柏林認為:﹁以孫子所處的歷史條件下

能夠運用樸素的系統觀和運籌思想

講求效益的綜合分析和預測評價

都相當符合現代系統論和運籌學的基本原則。

﹂此所以孫子一書在歷經兩千餘年時間的淬煉

迄今無論在戰爭

甚致在政治、外交、經濟、企業經營、領導統御與人際關係上

仍能獲得廣泛運用研究和稱譽的原因所在。

  始計篇所論述的主旨

係以國家戰略為中心的戰爭指導原則。

首先即明確的律定戰爭的本質

乃全民生死存亡的決鬥

藉此闡明戰爭對國家民族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力。

其次主張以﹁五事、七計﹂為戰爭之準備

並用以比較敵我相對戰力之優劣得失;以﹁詭道﹂對敵用兵

期能出其不意

攻其無備;最後強調﹁廟算﹂乃克敵致勝的先決條件

就現代戰略而言

始計篇所討論的內容係以戰爭指導為主

包含戰爭哲學、戰爭準備、戰爭發起、戰爭遂行等

涵蓋了政治、經濟、心理、軍事等四大層面

全篇充分顯現出思慮周密

戒慎籌謀的高等智慧。


孫子兵法 孫武 始計第一 孫子曰: 兵者

國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

校之以計

而索其情: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將

五曰法。

道者

令民於上同意

可與之死

可與之生

而不危也;天者

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

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

智、信、仁、勇、嚴也;法者

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

將莫不聞

知之者勝

不知之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

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

用之必勝

留之;將不聽吾計

用之必敗

去之。

計利以聽

乃為之勢

以佐其外。

勢者

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

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遠

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

亂而取之

實而備之

強而避之

怒而撓之

卑而驕之

佚而勞之

親而離之

攻其無備

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

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

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

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

而況於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

勝負見矣。


孫子兵法心得,孫子兵法應用,孫子兵法翻譯,孫子兵法13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始計篇,孫子兵法作戰篇,孫子兵法36計,孫子兵法謀攻篇,孫子兵法作者孫子兵法,以色列,史達林,希特勒,呂蒙託病,松岡洋,向南太平洋,孫子,伊拉克,孫臏

唐詩|修辭|三國演義|言情小說|散文|朱自清|成語|人間詞話|西遊記|紅樓夢|十二金釵|聊齋志異|千字文|儒林外史|詩|徐志摩|三國志|龍族|水滸傳|李白|家|三字經|寓言|張愛玲|典故|字典|三十六計|西廂記|陶淵明|

國家大事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41406258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