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劉益昌教授

請問左鎮文化的資料

左鎮文化的資料 拜託各位大大給我 我需要那些來當上課的輔助資料
左鎮人左鎮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在台灣出現的人類之一

因為其化石是在臺南縣左鎮鄉的菜寮溪所發現的

所以學者將其稱之為「左鎮人」。

左鎮人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現代人種(Homo sapiens sapiens)

其頭骨化石經過氟和錳計量的測定後

推測約有2萬至3萬年之久。

這說明了至遲在距今2萬至3萬年以前

台灣島上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

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 ---「長濱文化」

可能就是左鎮人的文化。

發掘簡史左鎮人的第一片化石發現於1971年初冬

由古生物化石的業餘收藏家郭德鈴在菜寮溪的臭屈河谷地層所找到的。

1972年

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偕同省立臺灣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人

一起到菜寮溪發掘古生物化石

並順道參觀郭德鈴的化石收藏品。

在很偶然的機會中

宋文薰發現這些藏品中有一塊疑其為人類頭骨的化石。

該片化石後來由鹿間時夫帶回日本做鑒定

並認為這是一塊距今1萬年到3萬年的人類頭骨右頂骨殘片化石。

1974年

日本學者鹿間時夫則在另外一位業餘化石採集家潘常武的收藏品中

找到另一片採自菜寮溪的人類左頂骨化石。

也是在這段期間

另外一位業餘化石採集家陳春木

又在岡仔林發現了四件頭骨化石。

1976年

關於這些頭骨化石的報告正式在《日本人類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Nippon)上發表

由於該批化石都是在左鎮附近找到的

學界人士於是將這些化石的主人定名為「左鎮人」(見Shikama

Ling

and Shimoda 1976)。

後來

潘常武又陸陸續續在臭屈發現兩顆臼齒、以及在菜寮溪河谷地層發現另一片頭頂骨的殘片。

學者也都認為這些是屬於「左鎮人」的化石。

截至目前為止

在菜寮溪河床出土的左鎮人化石總共有9片

其中有7塊是頭骨殘片

另外2個則是大臼齒。

每件化石都代表單一的個體

國立台灣博物館存有其中的3件

一件是男人的右頂骨殘片

一件是具有強壯顳肌的成年人左頂骨殘片

另一件也是一個成年人的右頂骨殘片。

這3個人都是屬於同一群及同一時代的人類。

至於這兩個臼牙的齒冠

比現代人的要大一點

從臼齒化石的情形來看

可能是2萬年前至3萬年前間的人類

分別屬於一男一女的遺骨。

左鎮人的文化模式由於「左鎮人」頭骨化石係在菜寮溪河床發現

所以應該是從某處被沖刷到菜寮溪

直到由於當地採礦工作的進行

才在偶然間被發掘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

學者無法判斷其確實的地層層位

也沒找到和該人類伴存的文化遺物

因此

在推斷和該人類相關之文化模式的時候

就比較容易碰上困難。

不過

隨著更多考古遺址的發掘

現在一般學界的看法

是將「左鎮人」當做是西部「長濱文化」的主人。

長濱文化是台灣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

因此

左鎮人可能也是使用石片器、礫石器和骨角器、以漁獵維生的舊石器時代人類。

不過

也有學者認為其可能更接近住在丘陵臺地地區的網形文化人。

參考出處何傳坤

2002

淺談臺南縣史前文化 [online]。

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引用於2004年11月15日]。

何顯榮

2001

第二章 台灣可能是環太平洋地區的現代人起源地

見台灣:世界文明起源地! [online]。

臺北縣貢寮鄉:卯澳社區。

[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

李德仁

nd

臺灣地區最早的居民為何? [online]。

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引用於2004年11月15日]。

劉益昌

2001

台灣的史前文化 [online]。

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3月19日 [引用於2004年11月14日]。

南瀛鄉土教材

2000

蔡寮化石館:左鎮人

見學習加油站 [online]。

臺北:中華民國教育部。

[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

Shikama

Tokio

C. C. Ling

and Nobuo Shimoda et al. 1976. Discovery of Fossil Homo Sapiens from Chochen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Nippon 84

no. 2: 131-38.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左鎮人(維基百科)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請問 牛罵頭文化 有包括哪些文化?

課本上只有寫 牛罵頭文化 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並沒有著墨太多

可是我非常想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台灣清水牛罵頭文化遺址 - 發現罕見史前人類建筑的地基 --------------------------------------------------------------------------------【大紀元2月11日訊】台中報導

台中市縣文化局11日上午公布清水一處廢棄營區

挖掘到史前人物用石頭切割作成房屋地基

十分罕見

以及石刀、石鋤与3足器等黑陶

顯示3千年前原住民的農業与居家文化。

學者呼吁

將牛罵頭遺址、清水鎮區開辟為「牛罵頭文化園區」

見証中部地區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活動的歷程。

明日報報導

這處位于清水鎮市區東側

清水公園內一處國民政府廢棄的營區中

過去是日本神社

由台灣師大歷史系教授溫振華、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研究員劉益昌主持的開挖行動

2月初開始

選定10個坑洞

大有斬獲

找到不少時代的化石、文物

包括各式玉器、石器、陶器制作的三足鼎

尤其是三足器型態少見。

同時在政大任教的劉益昌說

牛罵頭遺址

挖到石刀、石鋤

顯示3

000年前原住民農業文化

他推測可能种植稻米、小米;其中一個只開挖約2公尺見方的坑洞

發現史前原住民用切割的石塊

作建筑的地基。

他強調

這在全台各地遺址中十分罕見。

台灣師大歷史系教授溫振華在研究中

首度确定1

624年到台灣的荷蘭人

在1

646年將統治權及于牛罵頭社

有各式租稅紀錄。

溫振華發現

荷蘭文的「熱蘭遮城日志」

有對牛罵頭完整的紀載。

溫振華表示

目前考古行動

包括距今3

500至4

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文化

新時器晚期在大肚鄉營埔文化

以及距今1

800至400年的金屬器時代的大甲番仔文化

不約而同都在台中縣。

此次研究計划大斬獲

學者試圖從史前遺址、歷史的考据

還有漢人興建的紫云岩寺、日本人的神社

証明牛罵頭文化從史前時代

延續至平埔族与近代歷史

可以從4千年前長遠推移至今

牛罵頭文化可以見証中部地區從新石器代就有人類活動歷程。

劉益昌說

台灣怎么會沒有歷史

台灣歷史更是不只400年。

文化局長洪慶峰与副縣長劉世芳說

這處公有土地十分具有教育、文化保留价值

牛罵頭文化的遺址

計划開辟為牛罵頭文化園區

將現場原貌保存

展示出土標本

讓民眾尋根

感受真正「台灣人」的真實。

洪局長也呼吁

民眾不要進入遺址區

依据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

破坏者最高可處罰鍰5万元。

根据考古學家的研究

牛罵頭是台中縣清水的古稱

這個名稱自來于拍瀑拉族稱牛罵社

在荷蘭人統治時間

仍是一個完整的原住民部落。

2/11/2001 3:12:00 PM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初級的農業生活以來

經過二千年的腳步

史前時代的人群逐漸長久定居

並擴張生活領域到內陸平原與丘陵邊緣

生活型態也因資源和引進新作物而有所改變

從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人們可說已經在整個大地上營生

而作為大地的子民。

  牛罵頭文化是目前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代表

也是確知的最早一層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

以台中縣清水鎮的牛罵頭遺址命名。

遺址大多分布於臺中盆地周緣的海岸階地、低位河階以盆地邊緣地勢較高的地區

到了晚期距今大約三千七、八百年前

並向河流中游丘陵山地區分布。

主要遺址有苗栗縣後龍鎮白沙屯、造橋鄉談文湖、三義鄉三櫃坑

臺中縣清水鎮牛罵頭、外埔鄉麻頭路

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

神岡鄉莊後村

龍井鄉龍泉村

大肚鄉頂街

烏日鄉下馬厝

台中市台中公園;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廠、草溪路、平林IV

集集鎮洞角;彰化縣彰化市牛埔、芬園鄉維新庄等。

-------------------------------------------------------------------------------- 遺址斷面文化層 牛罵頭遺址山坡   這個階段的陶器沿襲大坌坑文化的特色

陶器以紅、褐色陶為主

亦有少量黑色陶

手製

夾砂或泥質

紋飾以拍印繩紋為主

繩紋較前一階段細緻

另有圓凸點紋、條紋、方格印紋、櫛紋、籃紋、隆起紋、劃紋等不同的紋飾。

這些紋飾大多施於肩部和腹部

器形有罐、缽、瓶、豆

有的帶有圈足、器蓋

此外並有紡輪和裝飾的陶環。

牛罵頭等幾處遺址發現繩紋陶罐的口部上施有大坌坑式陶器的紋飾

其它遺址亦發現與大坌坑文化形制相似的陶罐

如頸厚唇薄低矮口部

或外緣帶有突脊的口部

推測這些和大坌坑文化有關。

晚期陶器上的繩紋逐漸減少

逐漸演化成為素面紅色陶。

  石器的類型和數量

都相當豐富。

常見的有斧鋤形器、石刀、石錛、石鏃、網墜、凹石、石片器、石核器等農業和漁獵的用具

此外並發現玉製的小型工具與裝飾品。

  牛罵頭文化的年代

草鞋墩遺址測得的碳十四年代為4000 -200B.P.

年輪校正為4513B.P.(或4490B.P.、4448B.P.)

晚期的三櫃坑遺址碳十四年代校正後為3710 -207B.P.。

這明這個文化的年代在距今4500-3500年之間。

-------------------------------------------------------------------------------- 牛罵頭出土陶器口緣 此區常見的石器 出土具大坌坑特徵陶器 牛罵頭出土陶器口緣   這個文化農業發達

從南部地區牛稠子文化出土稻穀的證據

和遺址中出收穫榖類作物用的石刀

間接說明已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

  不過農業並不是這一群人唯一的生業

遺址中仍發現大量的石簇和網墜等漁獵工具。

由發現的工具數量推測

生業型態可能是以農耕為主

並兼行漁撈和狩獵。

由於農業發達

這個時代聚落逐漸增大

面積比大坌坑文化時代大得多

常見十萬平方公尺以上的遺址。

文化層的堆積也變得比較厚

往往在50公分以上

顯示居住的時間長

人口也多。

這群人們除了延續祖先在海岸和河湖沿岸居住之外

也逐漸向丘陵及低海拔山地地區遷移

去探索不同生態環境中的生活領域

在大甲溪流域當時人就已經上到天冷與谷關之間的中冷地區。

  從上述中部地區發現具有大坌坑式繩紋陶的遺址

與牛罵頭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

清楚顯示牛罵頭文化無疑是大坌坑文化發展演變而來

而且與同一時期南部地區也是大坌坑文化後裔的牛稠子文化之間有清楚的往來關係。

  本文化大致在距今3700-3500年的階段逐漸轉變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的史前文化

而與營埔文化的早期相銜接

這在西海岸的牛罵頭、頂街遺址均已有詳細的研究(Dewar 1977)

下階段的營埔文化的頂崁子類型可能也是從當地的牛罵頭文化逐漸演變而來的。

參考資料 http://www.tccab.gov.tw/history/2image/08.htm;www.epochtimes.com/b5/1/2/11/n46093.htm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大約在公元紀元前後

台灣的史前文化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變化

那就是鐵製生產工具的製造和使用

將台灣的歷史逐漸推進到鐵器時代

並一直延續到四百年前與歷史時代銜接。

鐵器時代包含了許多地域性的文化

例如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蔦松文化和靜埔文化。

  其中十三行文化的年代約在距今1800~500年前

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及其它附近地區

此外在台灣東北海岸地區及東部的花蓮地區及中南部都有發現。

主要遺址有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小基隆

台北市西新庄子、社子

其中以八里的十三行遺址為其代表遺址。

  十三行遺址位於台北“八里污水處理廠”現址內外。

該地原為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十三行聚落之所在。

它是已故的台大地質教授林朝棨先生於民國46年發現的。

之後

學者並分別在48年、52年和78年發掘過;最後在80~81年在此遺址再進行了五次搶救發掘。

  經由多次的地表調查與發掘工作

出土遺物極為豐富。

有數量眾多的陶器

多為日常使用及陪葬用的陶器和裝飾品

形制和裝飾種類繁多

製作精美。

石器方面

最常見者為凹石和石錘

另有石支腳、石紡輪和石質磨製器物。

金屬器有鐵器和遍佈於遺址的鐵渣。

裝飾品主要是玻璃質的珠飾、手環、耳飾

和瑪瑙質圓珠和管珠;另有帶穿銀片、銅環、銅鈴、銅珠和玉墜等等。

還有少數帶穿之獸牙裝飾品及骨製尖器。

生態遺留部份除了豐富的貝類外

並有獸骨、魚骨、碳化稻穀和植物種子等。

遺址中還有廣泛分佈的墓葬

有側身屈肢及直肢葬兩種葬式

並見相當特殊的無頭葬。

結構遺存上有砌石堆、火塘、房屋柱洞、煉鐵作坊、陶窯和水井等。

  這個文化的聚落主要是位居海邊和河湖邊

房屋可能是木造干闌式的

居民以種植稻米等殼類作物為生

但是捕魚、採貝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方式。

他們也與台灣島內和島外其他人群

包括漢人

進行交易;交易的物品包括漢人的銅器、銅錢和瓷器

以及金、銀、銅和玻璃飾物等;十三行遺址即出土了唐宋時代的漢人銅碗、銅錢和瓷片。

在埋葬的習俗方面

流行側身半屈肢

頭向西南的葬式。

從墓葬出土人骨推測

這仍是一個相當年輕的社會

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四十歲之前即死亡;另外

十三行居民可能有嚼食檳榔之習慣

也慣於將牙齒當作工具使用

他們相當慣於長期保持蹲踞之姿勢

兩性分工相當明顯。

  十三行文化之人群雖然會使用鐵器

但以農業、漁獵維生

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

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

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

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

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

  已出版的十三行文化重要著作有《十三行遺址 : 搶救與初步硏究》(臧振華、劉益昌

2001);《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 : 文化保存-搶救台灣考古遺址》(漢聲雜誌社編

1991)及一些碩士論如:《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之形態學與病理學分析及其比較硏究》(張菁芳

1993)、《十三行遺址出土凹石硏究》(林嘉偉

1996)、《十三行遺址出土動物骨骼之初步分析 以豬下顎骨為例》(林秀嫚

1997)。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大約在公元紀元前後

台灣的史前文化發生了一次重要的變化

那就是鐵製生產工具的製造和使用

將台灣的歷史逐漸推進到鐵器時代

並一直延續到四百年前與歷史時代銜接。

鐵器時代包含了許多地域性的文化

例如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蔦松文化和靜埔文化。

  其中十三行文化的年代約在距今1800~500年前

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及其它附近地區

此外在台灣東北海岸地區及東部的花蓮地區及中南部都有發現。

主要遺址有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小基隆

台北市西新庄子、社子

其中以八里的十三行遺址為其代表遺址。

  十三行遺址位於台北“八里污水處理廠”現址內外。

該地原為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十三行聚落之所在。

它是已故的台大地質教授林朝棨先生於民國46年發現的。

之後

學者並分別在48年、52年和78年發掘過;最後在80~81年在此遺址再進行了五次搶救發掘。

  經由多次的地表調查與發掘工作

出土遺物極為豐富。

有數量眾多的陶器

多為日常使用及陪葬用的陶器和裝飾品

形制和裝飾種類繁多

製作精美。

石器方面

最常見者為凹石和石錘

另有石支腳、石紡輪和石質磨製器物。

金屬器有鐵器和遍佈於遺址的鐵渣。

裝飾品主要是玻璃質的珠飾、手環、耳飾

和瑪瑙質圓珠和管珠;另有帶穿銀片、銅環、銅鈴、銅珠和玉墜等等。

還有少數帶穿之獸牙裝飾品及骨製尖器。

生態遺留部份除了豐富的貝類外

並有獸骨、魚骨、碳化稻穀和植物種子等。

遺址中還有廣泛分佈的墓葬

有側身屈肢及直肢葬兩種葬式

並見相當特殊的無頭葬。

結構遺存上有砌石堆、火塘、房屋柱洞、煉鐵作坊、陶窯和水井等。

  這個文化的聚落主要是位居海邊和河湖邊

房屋可能是木造干闌式的

居民以種植稻米等殼類作物為生

但是捕魚、採貝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方式。

他們也與台灣島內和島外其他人群

包括漢人

進行交易;交易的物品包括漢人的銅器、銅錢和瓷器

以及金、銀、銅和玻璃飾物等;十三行遺址即出土了唐宋時代的漢人銅碗、銅錢和瓷片。

在埋葬的習俗方面

流行側身半屈肢

頭向西南的葬式。

從墓葬出土人骨推測

這仍是一個相當年輕的社會

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四十歲之前即死亡;另外

十三行居民可能有嚼食檳榔之習慣

也慣於將牙齒當作工具使用

他們相當慣於長期保持蹲踞之姿勢

兩性分工相當明顯。

  十三行文化之人群雖然會使用鐵器

但以農業、漁獵維生

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

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

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

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

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

  已出版的十三行文化重要著作有《十三行遺址 : 搶救與初步硏究》(臧振華、劉益昌

2001);《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 : 文化保存-搶救台灣考古遺址》(漢聲雜誌社編

1991)及一些碩士論如:《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之形態學與病理學分析及其比較硏究》(張菁芳

1993)、《十三行遺址出土凹石硏究》(林嘉偉

1996)、《十三行遺址出土動物骨骼之初步分析 以豬下顎骨為例》(林秀嫚

1997)。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歷史遺跡龐貝城 兵馬俑 十三行遺址?????

1.龐貝城~1.遺跡年代!2.發現地點!3.重要的歷史價值!2.兵馬俑~1.發現時間!2.代表文明!3.重要的歷史價值!3.十三行遺址~1.遺跡年代!2.發現時間!3.發現地點!~~~~~~~~~~~~重要!!!!!重要請立即答覆!謝謝!~~~~~~~~~~~~~~~~
義大利南部坎佩尼亞地方(Campania)有個叫做龐貝的城市  西元前前89年

龐貝被劃入羅馬統治之下

因此其制度、建築等

都很快地沿襲羅馬。

西元63年2月的大地震帶來嚴重災害。

雖然不久後即進行修復

但在修復其間的西元79年8月24日

維蘇威火山爆發

將歷史久的龐貝城埋沒於火山灰之下。

  促使整個龐貝城滅亡的大爆發

發生於西元79年8月24日正午左右。

爆發突然發生

但也有些兆

即大約8月中旬開始小地震就不斷發生。

通常火山爆發前必有多次小地震

這是因為岩漿向地表上升而造成的。

受到此次大爆發的影響

那不勒斯灣沿岸的都市赫勒克拉紐姆、史達比亞也與龐貝城一起滅亡。

  埋沒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

直到16世紀末才又重見天日。

1592年

在原來龐貝城街市上開挖運河時發現建築物和繪畫。

1861年

費奧列爾里奉義大利國王伊曼紐2世之命

正式開始大規模的挖掘工作;之後挖掘的工作一直持續進行。

目前

龐貝城已經有五分之四重見天日。

龐貝城的遺跡保持著當時十分繁榮的景象

這對研究古羅馬人都市生活實況的人來說

是相當珍貴的。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一

自1974年陜西農民在打井時挖到陶俑俑頭開始

兵馬俑就一直深受全球考古學界的重視。

始皇陵除了陵園區外

還有相當龐大的從葬區

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為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設計建造。

除了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

在陵墓四周有181座大小、內容、型制各不相同的陪葬坑

主要陪葬坑有兵馬俑坑、文官俑坑、水禽坑及百戲俑坑等

是現今了解兩千多年前秦代帝國面貌與生活文化的珍貴文物。

十三行遺址1955年秋天

中華民國空軍的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上空時

突然發現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

他以為是發現了鐵礦

所以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

1959年

石璋如教授率領學生們到該址短期試掘

獲得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

並推斷十三行遺址屬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及噶瑪蘭系統的史前文化。

1963年

台北縣文獻會委託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

發現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

下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

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

1980年

交通部觀光局將八里鄉十三行文化遺址列為重要考古遺址。

1988年

考古學家臧振華和劉益昌

由於對台灣平埔族和早期漢文化之間之接觸這個研究議題感到興趣

而決定選擇十三行遺址進行考古挖掘

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衝突事件。

原來

十三行遺址已被前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畫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

即將動工。

經過文化及學術團體兩年多的抗爭

1991年

十三行遺址被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保存範圍長約144公尺、寬約22公尺、總面積為3

161.9平方公尺。

1995年

中央各部會決議在污水處理廠旁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

1998年

該館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

同時也開始博物館的興建工程

2003年

博物館正式完工並開館。

十三行文化由於十三行遺址在台灣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

考古學者通常將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通稱為「十三行文化」。

除了十三行遺址之外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西新莊子遺址

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

十三行文化屬於北台灣地區的金屬器時代

時間大致從2

300年前開始

到漢人進入本地區之後才結束

是台灣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

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石器減少

只剩下凹石、石槌等無刃器。

從出土的鐵渣、礦石等礦物

顯示當時人已知煉鐵。

除了石、鐵外

還有為數不少的陶器

主要是紅褐色夾砂陶

特徵是手工製作

含細沙

火候高、質地堅硬。

如果以史前文化較寬的定義而言

台灣北部地區擁有赤褐色或淺褐色拍印幾何紋硬陶的史前遺址

都屬於廣義十三行文化的範疇。

就此而言

十三行文化的分佈地區

在西海岸地區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佈到大安溪

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佈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

根據考古學者劉益昌的看法

根據時間、分佈區域及文化內涵

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區分為早、晚兩期及七個不同的類型。

其中早期為年代距今2000-1000年之間

包括十三行類型、後龍底類型、番社後類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年以內

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與普洛灣類型。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台中縣哪裡有史前遺址?可以參觀否?

台中縣哪裡有史前遺址?可以參觀否?...............................................................
研究台灣史前文化的學者為了分析的方便

將西海岸的考古文化分為北、中、南三個部分

其中的中部地區

包括台中縣(市)、彰化縣(市)、雲林縣、南投縣、苗栗縣等。

 台灣的考古歷史緣起於西元1896年

日本學者栗野傳之丞在台北芝山巖發現遺址

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大約在1900年前後

日人鳥居龍藏及森丑之助首先進入中部山地做考古學及民族學的調查。

從日本占據台灣初期到民國30年左右

日本學者的工作大半集中在大甲溪中、上游的台地及山地地區

而且研究的方法只限於考古調查及地表採集。

自民國34年

日人金關丈夫及國分直一(1949)在沿著大肚山台地西邊及北岸調查時發現了史前遺址並且進行試掘

收穫很多

其中尤以在營埔遺址出土的黑陶遺物

顯示出台灣史前文化與大陸史前文化的關係密切。

 民國34年王源博首先發現了台中縣水尾溪北岸的大甲東遺址

民國36至38年間由台灣大學宋文薰、劉斌雄等教授陸續在大甲台地附近發現了平頂、新厝子、大甲東、嶺仔頂、火葬場、水源第、麻頭路、崩山、舊社、枋寮等十處考古遺址。

劉茂源先生曾在麻頭路遺址進行試掘

發現了豐富的文化遺物及貝塚。

大甲中學的孫家驤老師在水尾溪北岸遺址的黑色陶片地層之下找到紅色陶片。

宋文薰教授也因而在火葬場遺址辨認出大甲地區有三種不同的文化層互相重疊的現象。

為了確定各文化層彼此間的早晚關係

民國43年

石璋如教授等在水源地、麻頭路遺址進行試掘

不但發現豐富的史前遺物

並且在麻頭路遺址首次發現兩具以俯臥姿勢下葬的屍骨。

從此確定了大甲地區的史前文化層是由繩紋陶文化開始

之後依次為大甲台地第一黑陶文化、大甲台地第二黑陶文化及漢文化。

 民國44年

劉斌雄先生在調查清水鎮牛罵頭遺址時

分別從由表面採集的遺物及地層深入研究

進而提出該址有繩紋陶文化、大甲台地第一、第二黑陶文化及漢文化四個文化層。

同年

台灣大學地質系林朝棨教授在大甲台地西北角鐵石占山山腳下番仔園發現了貝塚及俯身葬。

經過石璋如及宋文薰教授前後三次的試掘

共計發現了24具俯身葬及大量的石器、陶片及鐵器的資料。

鐵器的出現也證實了番仔園文化已進入台灣金石並用的鐵器時代。

 民國53年

宋文薰及張光直兩位教授合作

在大肚溪旁的營埔遺址大規模地進行試掘。

這次的試掘工作最大收穫是發現了印在陶片上的稻穀遺痕

因而證實稻米已經傳入台灣。

自營埔的發掘到民國61年推展的「台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又稱濁大計畫)之前

中部的史前考古研究重心偏重在利用碳14測年法來確定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的年代層序。

 民國61年7月開始進行的濁大計畫

運用科際整合的方法來研究中部大肚、濁水兩大溪流的古時候以及現在的居民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共生的關係。

結果

在大肚山台地西側及大甲溪南側共發現16個遺址。

另外

在烏溪河谷又發現了16個新的史前遺址

並對其中的5個進行正式的發掘。

學者們根據整個計畫所獲得的豐富文化遺物及由碳14測年法所得的資料對中部史前文化的年代次序做了一次徹底的討論及修正。

現在

我們就根據修正後的史前文化年代表

簡單地將各文化的時空分布及其文化內涵作個介紹。

一、網形文化(距今40000年) 近幾年來

劉益昌先生在台中縣的新社盆地斜坡發現了尚有爭議性的原型手斧、偏鋒爍石砍器、石片器等零散舊石器。

他也在大安溪支流景山溪的中游網形遺址中找到形式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砍器、刮削器、尖器等打製石器。

更新世晚期(大約距今40000~10000年前)地層在台中縣北部分布廣泛

極有可能出現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

這也可能是中部地區最早且未經證實的文化層。

二、大坌坑文化(距今7000~5000年) 這是代表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層。

已發現的遺址以台北八里大坌坑為代表。

中部地區的清水鎮牛罵頭遺址(圖2)下層及彰化市牛埔都有大坌坑式的陶器出土。

這種陶器的腹部印有繩紋

器形有缽與罐(圖1)。

石器的類型不多

有打製及磨製的石斧、石錛、網墜、石簇及有槽石棒。

張光直教授根據這些推斷當時的先民已經從事漁、獵、採集的生活

而且有可能已有初級的種植根莖農業。

三、牛罵頭文化(距今5000~4000年) 這以清水鎮牛罵頭上層陶器文化為代表。

據推測可能由大坌坑文化演變而來

在中部地區代表性的遺址有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麻頭路及神岡鄉的莊後村、大肚山台地南邊旭光國小、榮泉村、彰化市牛埔、烏溪草鞋屯及坪林。

已發現的遺址分布在海岸或溪畔的台地及斜坡上。

 出土的陶器以紅色繩紋陶為主(圖3) 。

陶器有手製及輪製兩種

質地為含砂或泥質

表面成橘紅或紅褐色。

器物的頸部或肩部以下印有繩紋

紋飾比大坌坑期的淺而細

口緣少數有劃紋

器形以侈口、鼓腹圓底、圈足的罐形器、缽及瓶較為常見。

 牛罵頭文化晚期的繩紋陶為黑陶所取代。

常見的石器有打製及磨製石斧、磨製石錛、石刀、石簇及網墜。

由遺址地形及遺物特徵推測

牛罵頭文化期的先民從事農耕及漁獵生活。

四、營埔文化(距今4000~2000年) 營埔文化遺址分布的範圍在中部自海岸地區沿大肚溪向內陸延伸(圖4)。

代表的遺址有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上層、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神岡鄉莊後村遺址上層、新社鄉水底寮、七份、矮山坪。

在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里和頭份鎮後庄里北面的台地上

曾採集到類似中部營埔遺址及北部芝山巖文化的陶器、石器。

 營埔文化以出土的黑陶而聞名(圖5)。

典型的陶器以灰黑陶為主

紅褐色陶次之;兩者均含砂

有手製及輪製兩種。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少量的磨光黑陶。

 在灰黑陶的口緣及腹部外側常見有壓印的凹弦紋、羽狀紋及圈點紋。

可以復原的器形有侈口的陶罐、缽、器蓋

也有圈足及鼎足。

石器出現的頻率很高

器類比前期(牛罵頭)的較複雜

主要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石簇、矛頭及網墜等。

在典型的營埔村曾發現過幾件磨製而成的巴圖型石器及石製和陶製的環。

最近由科博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重新發掘

發現了不少古代灰坑。

 由營埔出土的陶片上的稻穀印痕可推測當時農業也繼北部之後傳入中部地區

而漁獵在居民的謀生生計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五、番仔園文化(距今2000~400年) 中部地區在公元前後正式脫離了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

這可由在代表這段文化期的典型遺址中出現了鐵刀獲得證明。

這期文化的遺址主要分布在大肚山台地

向北可延伸至苗栗南部的丘陵地區

典型的遺址在大甲鎮的番仔園(圖6)。

此外

在外埔鄉麻頭路

清水、鹿寮、龍井鄉山腳、龍泉村以及台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也找到這層文化遺物。

 民國24年

日人丹桂之曾在苑裡溪發現苑裡坑遺址。

在這處屬於貝塚的遺址中也發現了小鐵刀

推測屬於番仔園文化。

盛清沂先生於民國52年重新調查該遺址

改名為瓦窯遺址。

一共採集到28件石器

85件褐色手製罐型陶片、獸骨及貝殼。

 這層文化在中部常伴隨貝塚的出現。

石器中以礫石石刀為主要類型

番仔園及龍泉村的遺址中都發現了鐵刀。

陶器類型以黑灰陶為主

紅褐陶次之

並且首次出現少量陶質較硬、火候較高、表面磨光的黑陶。

黑灰陶器的表面有刺點、壓印和刻劃的飾紋

最常見的是連續的刺點紋、波浪狀櫛紋及圈點紋。

器物的形狀以侈口、鼓腹的罐及缽為主。

同時

在番仔園、麻頭路及龍泉村發現了不少俯身葬(圖7)。

參考資料 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89/147/04-1.htm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請問 麒麟文化 有包括哪些文化?

課本上只有寫 麒麟文化 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並沒有著墨太多

可是我非常想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主要分佈於海岸山脈中段東面的山麓。

生活型態以農業為重心

以山田燒墾方式種植穀類作物

由於農業技術進步

土地贍養力大增

因此人口增加很多。

文化內涵與卑南文化類型略相近

最大的差別在於這個文化出土了卑南文化少見的大量打製石鋤

反映了兩個文化在環境利用及生業型態上有所不同。

  尤其是出土大型的石材人造物(因此有巨石文化之稱)。

包括了岩棺、方形岩壁、帶孔石盤以及單石

往往成群出土在一個遺址

考古學家公認可能與祭祀有關。

這種特色完全不見於台灣其他地區

甚至中國東南部也不曾出現。

可能的淵源是中南半島的巨石文化。

說明了古代東南亞洲民族早已相互往來

甚至可能飄洋過海舉族遷移。

  重要遺址有都蘭、泰源、麒麟、白守蓮、八桑安、忠勇、新社等。

都蘭- 過東河後再南行

前方出現壯觀的海階

從土地銀行農場的山麓綿延直下海灘

長達 4公里

這就是都蘭。

它的地形和長濱海階緩坡非常類似

而且同樣在陡崖山腳下發現面積廣大的麒麟文化遺址。

  最早在日據時期的1933年

都蘭公學校校長左藤政明曾加以調查並試掘遺址的一小部分。

後來同一所學校的西東重義也曾試掘並深入報導

在文中曾提到一個水桶形遺物就是一個長方形岩棺。

1953年石璋如、宋文薰兩位先生做過初步調查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也曾進行調查

共發現了兩列巨石群。

1963年宋文薰先生再度調查時

看到其中一組因水田耕作而橫倒在田埂上。

目前僅殘留由三塊豎立在地面上的石壁組成的石列

其中一塊上面雕有一對半球形的突起

下方突出

因而被稱為「孕婦石」

這組石列與岩棺已被指定為三級古蹟。

  近年來

台東縣政府委託黃士強教授進行遺址範圍的調查

得知本遺址範圍廣大

而且可能包含繩紋紅陶、麒麟文化和卑南文化等三個時代的文化堆積。

但仍有待詳細的發掘才能證實。

  除了上述巨石之外

在北邊退輔會農場房舍也發現很多遺物

沖蝕溝中並且發現板岩石板棺

同時出土典型的卑南文化紅色夾砂陶、紡輪、石鐮和石錛。

  目前都蘭遺址的部分已經因指定為三級古蹟而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保護

其他部分則仍面臨破壞以及土地放領的問題。

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現在正積極籌設「都蘭遺址公園」

我們殷切期望藉著完善的規劃

能好好的保護這個遺址

也樂於見到有一個供國民作知性旅遊的好去處。

泰源從東河溯馬武窟溪上行

道路兩旁陡崖夾峙

滿眼蒼翠

待河谷忽然開展時

眼前就出現一個大盆地

宛如別有洞天。

泰源盆地原是阿美人世居的生活領域

台灣光復後逐漸有漢人相繼來到這裡種植果樹。

而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

就有史前人類來此安家立命。

  1953年石璋如和宋文薰先生到東部調查

在盆地北側邊緣的丘陵緩坡上阿美人稱為Takohai的地方

發現很多暴露在地表的巨石

隨即證實了這是一個面積廣大的麒麟文化遺址。

 在遺址現地至今仍有許多豎立於地上或埋在原來位置的單石

也可以看到其他類型的巨石

其中最有名的是立在公路旁橘子園內的一對單石。

這兩個單石隔三公尺對立

形制構造比一般單石特別:較大的一塊形狀好像有一個肩膀

而且還有一個橫槽。

較好的一塊形如草茹

頭部以下埋在土中

可惜最近已被人破壞而斷裂。

早年臨近Hoak社的阿美族人在天旱時

會圍繞這一對巨石取水舉行求雨儀式

可說是古代的宗教崇拜物

歷經兩、三千年後又成為現代人的靈物。

不知是機緣巧合

還是古今人類聲氣相通呢!

白守蓮 成功鎮北三仙台風景區的西邊

是一塊相當大的海階緩坡

階地邊緣和背後的小山

阿美人稱為Taknipai。

1914年日本學者佐山融吉報導這裡發現了兩座岩棺

從此在學界就頗富盛名

成為最早見諸報導的麒麟文化遺址。

接下來鳥居龍藏(1926)、鹿野忠雄(1930)也都著文提及位於阿美人水田中的這兩座岩棺。

光復後劉茂源、石璋如、宋文薰三位先

生都曾先後前往

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前往調查

但至今尚未有正式發掘

也沒有完整的調查報告。

  兩座岩棺中

一座保存完整

當地阿美人認為它是古時候的棺材

因此稱為Taknip

當地小地名也因而叫Taknipai。

這一座岩棺目前被移至台東縣立文化中心前陳列。

另一座岩棺上口部分破損一大塊

據說是鄰近地區某些阿美族人在天旱時來此

將岩棺周緣敲下一塊

供求雨祭祀儀式之用

所以也稱這個岩棺為「求雨石」。

  除了岩棺

也出土了人像形單石、帶肩單石、帶槽單石、石輪等巨石

和豐富的陶器、石器等日常用品

可見這個遺址在古代曾經是一個不算小的聚落。

白守蓮位置遠離台11線海岸公路

你大可在此捨車步行前往遺址

在台地上把自己想像成遠古人

欣賞田園景色

遠眺三仙台秀麗的海岸風光

相信一定會有不同的心情和感受。

八桑安東海岸在長濱海階寬廣舒緩地展開後

到烏石鼻之間

由於海水侵蝕

海岸線又向山脈逼近

海階寬度也縮窄

從海岸算起一公里左右就到達山麓。

在這些第二、三階面積較大的海階上

密佈許多史前遺址。

矗立的石牆是遺址的重要象徵 八桑安最早由鹿野忠雄在1930年發表

當時主要發現是一塊南北向

立在田中的大型石壁。

1950年代宋文薰先生也曾經調查過

當時與寧埔遺址同名稱

一直到1979年宋文董、劉益昌調查後

才給予八桑安的新名稱。

在1930年調查時遺址所在的台地已經是種水稻的梯田

目前又遭人以怪手整地

損害相當大。

  1991年新成立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前來試掘

發現屬於靜浦文化的壘石墓葬

伴隨出土金飾和大量的珠子等陪葬品。

  因此綜合來說

這個遺址有兩個不同時代的文化

較早的是擁有石壁和紅色素面陶、繩紋陶的麒麟文化

晚來的是靜浦文化人

他們在這裡留下了前述的墓葬、紅褐色夾砂素面陶、石斧、石錘和少量的打製石斧。

  在長濱和烏石鼻之間

像八桑安這樣從海面算起第二、三階的海階

在三千年前麒麟文化人居住的時代

大約都是位在海階崖上方的海階面

剛好適於人居

以前是史前人類的棲息地

而現代也是阿美族的聚落和田園。

時代雖然變遷

千年過往

人類選擇聚落

還是有那顛撲不破的道理吧!

忠勇過秀姑巒溪口南行

東海岸開始出現一連串廣大的海階。

離開八仙洞

原來貼近路旁的海岸山脈向右方讓開

這片廣大而連續的海階緩坡一直延續到忠勇

由山到海寬達 4公里以上。

這個地區古時稱為加走灣(阿美族語Kakatsawan)

長濱村近海稱為加走灣尾

忠勇村近山稱為加走灣頭

兩地分別都發現了麒麟文化的遺址。

其中忠勇遺址尤為有名

鹿野忠雄最早在1930年就調查過

並撰文簡略介紹。

1956年石璋如、宋文薰兩位先生前來東海岸進行考古調查

特地在忠勇遺址分布範圍相當廣大

包括忠勇村聚落和背後海拔 170公尺叫做頂平的小山丘頂部

是目前面積最大、單石最多的遺址。

1956年時在村落內仍可發現少數豎立在地表的單石

但許多石輪、單石被村人挖出後

或做為裝飾品立在庭院

或拿來做礎石、砌石牆

或以鐵絲吊在屋側用來壓屋頂防風。

也有居民把單石運到長濱當做古董;有忠勇國小也立了幾個在校園中做為裝飾。

除了巨石之外

村子內也發現文化層及大量的石器

可惜的是大部分已被破壞了。

在調查時

石、宋兩位先生也曾在頂平台地南段發掘了十字交叉的二條探溝

發現頂平的文化層不厚

只在表層35公分出現文化層

但是仍然可以在探溝中發現兩個肩部以下埋在土中的帶肩單石。

同時出土相當多陶器、石器等日常生活用具

其中以打製石鋤為最多

陶片為紅褐色夾砂陶

大多為素面沒有紋飾

僅有少數帶繩紋。

此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也曾帶回少量巨石標本

目前存在該所標本室內。

這個遺址現已遭受嚴重破壞

不容易看到標本了。

新社沿著海岸公路南下來到豐濱鄉

在進入新社村聚落之前

緊貼著加塱溪的北岸

有一陡坡

登上陡坡後則出現一片小台地

把視線轉回頭

太平洋就在腳下。

在這裡可以極目遠眺

海天一色

頗能舒暢胸懷。

史前人類在此結廬

每日迎送晨曦落照

當為快意人生。

  這塊坡地在早些年代

由從宜蘭南遷的原住民噶瑪蘭人闢為層層的美麗梯田(新社即噶瑪蘭人指自己南遷後的新聚)。

在海拔30-130公尺之間

因為耕種而翻出文化層和相當多的遺物。

台地的邊緣上原來還立著一座大型的岩石構造物「岩棺」。

早在日據時代的1926年日本學者森丑之助就發現了這個遺址

後來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日本學者鹿野忠雄1929年發表了正式的遺址調查報告

此後就少有人注意。

到了1975年有個日本商人看上了新社的岩棺

想把它運走

等日本商人僱工把岩棺搬下來到公路時

原先約好的卡車未準時前來

岩棺擺在路邊挺顯眼的

就被路人通知了豐濱鄉公所。

鄉公所本也有意將它搬到鄉公所

就來個「人贓俱獲」

岩棺很幸運的沒有流落異國。

不過岩棺在鄉公所的後院當了好幾年的「垃圾桶」

直到民國78年才被省立博物倌購置

移往台北新公園展覽。

  這個遺址雖未經發掘

但從遺物研判

應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麒麟文化的遺址

出土相當豐富的日常用品

堆積的文化層也很厚

可知它是一個曾長久居住的聚落型遺址。

以目前我們到的標本來看

有大量用來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的石斧、石鋤

也有不少收穫用的石刀;漁獵所用的網墜、箭頭、矛頭則較少

可見生活在這裡的人主要以農業來營生。

除了日常用具之外

在遺址內還出土與岩棺同一個系統的大型石製構造如:單石、石輪

這些東西考古學家推測可能是宗教拜物。

此地的先民大約生活於距今三千年前左右。

根據復原的古海水面與現今地形的對照研究

三千年前的海水面大致比今天的海水面高12公尺

當時露出海水的陸地

後來又疊上了從山上沖刷下來的陸相堆積物

所以三千年前的海灘前緣位於目前等高線25公尺處

看來當時人住的地方也相當靠近海邊。

參考資料 http://www.sinica.edu.tw/~tibe/1-culture/pre/chi_lin.html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美

請問什麽光源最適合照水晶燈?哪種能將水晶照的更美?

請問什麽光源最適合照水晶燈?哪種能將水晶撐托的更美?(除了白熾燈泡以外)1.如果G4光源

會不會和白熾燈泡一樣很耗電?2.看過節能燈泡配水晶燈

感覺水晶的光澤度好像略差一些~3.那種豆豆燈會不會很容易燒壞??更換容易嗎?4.豆豆燈是否就是G4光源??
版大您好最適合照水晶燈的光源為鎢絲燈泡瀚鹵素燈泡因為它們的演色性最佳

能夠讓水晶完美折射1.G4光源的鹵素燈:有分10W和20W的燈泡

消耗的電量與產生的照明度與白熾燈泡差不多

會多亮一些些而已2.省電燈泡演色性比較差

所以拿來配水晶燈是相當不適合的3.G4的豆燈平均壽命約1500小時

更換容易度要看燈具造型

大多數沒有燈罩擋住直接拔插

是非常簡單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豆燈對人手上的油脂非常敏感

是不能用手直接觸碰的

最好是帶著手套更換

若是不小心摸到的話

一定要拿乾淨的布或是衛生紙

將豆泡擦拭乾淨

才不會有肉眼看不見的油脂留在豆燈表面

造成受熱不均勻而容易燒掉4.豆燈泛指小顆的鹵素燈泡

規格有好幾種

最常見的是G4、G5.3、另外還有G9

前者大部分是12V的電源

也有110V或220V的直接電壓

購買前可以先向店家詢問清楚

以免買錯唷~~ 參考資料 小店員我本人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美

美容小撇步~說說你各人的保養密訣

希望大家可以不吝嗇的提供我~美容的密訣.(身體或臉)讓自己可以變美麗.保留年輕.讓皮膚更好.......等等例如:慈禧太后都會使用人乳洗澡或喝等等所以他到了50歲依然有很美的肌膚說說你們都吃哪些或使用那些或.......(我要的是各人的密訣喔)請說出過程~謝謝你~感恩喔~請勿介紹某網站的保養品請勿在這裡打廣告喧傳不蕩一定檢舉
你好~我個人的保養很簡單

供你參考~第一.我洗臉都不用毛巾擦乾

只需要拍打或是拿張面紙敷在臉上印乾

再拿下來

因為毛巾不斷的擦會磨壞皮膚

而且有棉絮的問題.第二.不管有沒有化妝

我都要缷妝

缷完再洗臉

洗完臉再上化妝水=>乳液.我個人都沒有上妝

只做基礎保養

所以用的保養品也很簡單

(我在上保養品都是用拍的

這樣才會讓皮膚容易吸收進去也比較快

切忌不要用抺的

臉是有毛細孔的也會呼吸

不要一直磨擦它

尤其是敏感性肌膚的人.)這是我的護膚朋友告訴我的.第三.有放假的時候

可以盡量少上妝

讓皮膚有休息的空間

不然過多的化學物品常在臉上逗留也會不好的

可以洗完臉噴個化妝水保持它的乾淨就好.第四.飲食要均衡

不過女生的話

我建議可以多吃些含高營養的食物

像是滷豬腳啊有豐富的膠質喔

讓皮膚更有彈性

或是海蔘之類的...正常的作息

也是很重要的

早一點睡

可以讓五臟六腑有充分的休息

當然皮膚也會好

多喝水也很棒

有助新陳代謝.但睡前不要喝太多喔怕隔天眼睛會水腫.第五.若你有閒錢可以定期護膚

不過要找對護膚人員喔

這樣才會對症下藥

讓你更美.(要美是要花時間的

所以要勤勞一點

美麗不是問題.) 參考資料 自己和朋友的經驗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美

求 ”形容美的人.事.物”的”文章”

我們美術老師要我們找一篇形容美的人.事.物的文章

然後找出文章中文章中描寫哪些繪畫的元素

但我找了好久

都找不到這類的文章

請各位幫幫忙!!!
巴黎看畫記(節錄) 余光中 梵谷是一個元氣淋漓

赤心熱腸的苦行僧

甘心過最困苦的生活

承受最大的壓力

只為了把他對人世的忠誠與關切

噴灑在他一幅幅白熱的畫裡。

「光輝和顫動」正是梵谷畫中呼之欲出的特質。

兩者都是來自他的赤忱

流露於色彩

變成他畫中奇異的光輝表現於線條

便成為他畫中蟠蟠蜿蜿

起伏洶湧

無始無終的顫動、震動、律動;無論這些特質是起於他的宗教狂熱

癲癇症

或是天才

總之看他的畫

尤其是後期的成熟之作

常令人肺腑內熾

感奮莫名

像是和一股滾滾翻騰而來的生命驟然相接

欲擺脫而不能。

梵谷的人像畫

無論對象是荷蘭村野的食薯者

比利時詩人巴熙

法國南部的郵差魯蘭和兒子亞蒙

阿羅的女人

布拉班特的老農夫

目光憂鬱的嘉舍醫生

或是一幅又一幅的自畫像

無不筆簡意深

充溢著同情與了解

對象的人像畫性格強烈地流露在臉上

手上

敏感的眸子裏隱約可窺靈魂的秘密。

雷努瓦把原已可愛人物畫的更美

羅特列克把原來不美的人畫的更誇張

更突出

梵谷把原本平凡的人物畫的具有靈性和光輝

而更重要的是

具有尊嚴

其結果乃是藝術之至美。

看遍了西方的現代畫

沒有一位大師的人像畫比梵谷的更富於人性。

參考資料 三毛 余光中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