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劉益昌教授

史前文化一大馬璘文化((急贈15點))

大馬璘文化是屬於哪一個階段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期

中期

晚期?哪一個呢?謝謝~請出處相關網站
考古發現 大馬璘、卑南遺址出土玉器相同 自由時報 2009-3-18檢視圖片中研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左2)手指被挖土機破壞射箭場用地

強調大馬璘遺址考古挖掘成果豐碩

並建議依法保存。

(記者佟振國攝)檢視圖片暨大考古團隊在埔里鎮射箭場用地發現許多大馬璘遺址石板棺等重要文物。

(記者佟振國攝)學者促保存 文化局將討論〔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縣府文化局委託國立暨南大學進行埔里射箭場用地大馬璘遺址考古研究

發現石板棺、完整陶罐及玉石器等珍貴文物

由於射箭場用地下的文化層保存大致完整

學者與地方人士建議依法保存

文化局則預訂4月中旬召開古蹟遺址審議委員會討論。

針對埔里射箭場工程施工後有許多大馬璘遺址文物出土

文化局去年委託暨南大學進行考古研究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與研究團隊除針對已開挖的1000平方公尺坑洞進行出土文物搶救處理

又在附近挖17個4平方公尺試掘坑

發現許多石板棺、完整陶罐、玉器、石器等豐富文物。

挖掘工作目前告一段落

日前向文化局提出期中報告

文化局文資課昨日進行現勘並與考古團隊座談;劉益昌指出

這次考古挖掘有許多重大發現

包括出土玉器與台灣東部卑南遺址的發現相同

對台灣史前時代東西部族群之間的交通、貿易、遷徙、互動具有解釋性的關鍵地位。

過去大馬璘遺址挖掘都是零碎的陶片

這次首度有大、小不同的完整陶罐出土

還有平埔族群之一的巴宰族清朝年間移居愛蘭台地的文化層與器物

發現愛蘭台地除了邵族之外

包括繩紋陶文化、大馬璘文化及近代平埔族文化都有完整記錄

對人類活動發展史有重大意義。

劉益昌表示

以考古學術研究立場

希望這塊保存完好的大馬璘遺址範圍能夠妥善保留

至於文資法的規定嚴格

射箭場工程只剩下取消工程、變更工程或搶救發掘等3個選項。

文史工作者盼射箭場遷建文史工作者簡史朗、愛蘭里長張成金與巴宰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文輝等人均希望射箭場遷建

別再破壞珍貴文化遺址

已經出土的文物則設法搶救與原地保存

但後續該如何定案

文化局必須召開古蹟遺址審議委員會

徵詢相關專家學者意見後決定。

檢視圖片檢視圖片埔里鎮大馬璘遺址範圍內的愛蘭營區

兩周前動工闢建射箭場

文史工作者在開挖處發現許多石錛、陶片、蛇紋岩及石棺殘片;昨天在地的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及地方民眾趕赴工地關切

要求立即停工

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優先處理遺址。

縣府文化局昨天派人到工地了解

文化局長陳振盛表示

文化局將根據挖出的文物研判遺址狀況

評估建物與遺址能否共構。

陳振盛說

射箭場建物不多

主要是空曠的射箭飛越區

與遺址的地下文物層並不衝突。

縣府教育處長劉仲成說

射箭場獲中央補助2000萬元興建

最近才發包施工

若必須暫時停工

教育局規劃

將改以埔里國中射箭場取代

不影響4月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射箭競賽。

文史工作者簡史朗說

愛蘭營區是大馬璘文化遺址範圍目前僅存完整、未遭嚴重破壞的公有地

出土文物證明東西部先民早在二、三千年前已有密切的交流

對台灣史前文化研究十分珍貴。

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文輝說

烏牛欄台地上的大馬璘文化距今約1700到2400年前

範圍超過17公頃;但從12年前暨大附中改建地方發起搶救大馬璘文化遺址至今

都沒能完整保存過

只剩愛蘭營區是最後一塊遺址

如果再不珍惜

大馬璘遺址恐怕就永遠消失了。

簡史朗說

愛蘭營區才開挖就在離表土約30公分的淺土區

發現遺址文化層

他隨手就找到板岩與蛇紋岩等來自東台灣的石材

及夾砂陶器殘片及石錛等史前文物、工具

另發現石棺側板、底板及端板「露頭」;既然已有遺址文物出土證據

政府應依據文資法停工

邀專家學者會勘。

簡史朗說

地方不反對建射箭場

但遺址破壞就無法復原;大馬璘遺址的重要性

在於過去曾找到東西部史前先民交流的代表性文物

這1公頃多的愛蘭營區是大馬璘文化研究的最後希望。

聯合報記者(記者紀文禮、莊芳銘∕南投縣報導)2008/01/30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苗栗的史前文化有哪些 ?緊急問題

在苗栗的地方中有哪些時前文化...我亟需用到越詳細越好
網形文化遺址重現江湖 台灣苗栗挖出寶貝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6/20/n959788p.htm【大紀元6月20日報導】(據中廣新聞林惠敏報導)二十多年前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當時四百多件的文物塵封在苗栗縣文化局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苗栗縣文化局將這些文物重新開箱

四百多件重現江湖的文物

文化局7月2號開始將在三義木雕博物館舉辦『穿透古今﹍﹍平面雕專題展』

邀請大家一起來見證歷史。

潛藏在苗栗鯉魚潭水庫下方的珍貴遺蹟文物就這樣塵封在苗栗縣文化局二十多年

當初發現這個史前文化的中研院教授劉益昌是感慨萬千

民國七十年代時

由於興建鯉魚潭水庫

中央研究院劉益昌教授等人在水庫集水區調查史前人類遺址

一共發現十二處遺址

總共發現四百多件文物

但是礙於經費的關係

始終沒有將這批文物陳列

直到這次文化局要舉辦『穿透古今﹍﹍平面雕專題展』

才想起這些封箱已久的文物。

劉益昌說

十二處發現的遺址

以『網形』遺址最為古老

距今約八千年到五萬年以前

是台灣西部最古老的遺址

而從這些出土的石器與陶片可發現史前居民 型態以農業為主

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劉益昌也希望可以成立博物館

永久典藏。

文化局這次開封的文物

7月2號將在三義木雕博物館舉辦『穿透古今﹍﹍平面雕專題展』中展出

歡迎大家來拼湊出史前時代台灣原住民的生活軌跡。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十三行博物館學習單

(1) 十三行遺址是在哪位空軍少校所發現的?(2)十三行遺址研判大約是距今多久?(3)在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客家人非中原之說?

有誰可以提供最新客家歷史呢?請不要貼客家人來自中原之資料~謝謝
你的認知有錯喔!

近代對客家的爭論

只要是以『羅香林』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十三行遺址是什麼原因被破壞?

很急用~~~~要很詳細說明。

也可以提供一些照片。

..謝謝大家幫忙!


------------戲劇性的發現 十三行遺址的重現

彷彿一開始就是充滿戲劇性與驚奇。

民國44年

空軍飛行官潘克永在一次飛行任務當中

經過觀音山的上空

赫然發現羅盤有受磁力干擾的異常現象

機敏的他猜測

地下可能埋有大量鐵礦

才使得羅盤受到干擾。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

他到現場察看

發現當地有疑似鐵礦的黑褐色「鐵石」。

為了開發可能存在的鐵礦

潘克永找上了在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專家林朝渠教授以及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

民國46年

林朝渠與黃瀛東陪同潘克永一同前往台北縣八里鎮頂罟村勘查

以他的專業知識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黑色鐵石並非鐵礦

而是俗稱「鐵屎石」的煉鐵殘渣。

然而

根據史料記載

八里當地並沒有煉鐵的紀錄。

沿著當地小路走到後來發現的十三行聚落

卻發現遍地鐵渣、貝塚、陶片

林朝渠高興地笑了

沒想到「鐵礦」沒有找著

竟找到台灣唯一鐵器文化的史前遺址。

------------挖土機下的搶救 民國78年

就在考古學家石璋如、劉斌雄、臧振華、劉益昌等多位考古學家在八里進行考古發掘的同時

卻傳來當時台灣省住都局計畫在十三行遺址上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消息

污水處理廠的廠址幾乎與遺址重合。

為了拯救台灣珍貴的史前遺址

考古學家四處奔走

呼籲各界重視

當時獲得社會大眾熱烈迴響

爆發台灣史上第一次文化保存與工程建設之間的衝突。

然而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工作並沒有停止。

中研院的臧振華和劉益昌教授於是帶領學生在工程動工的同時在夾縫中進行文物的挖掘和搶救。

多年後雖被列為二級古蹟

民國81年經行政院指定台北縣政府籌設文物陳列館

但遺憾已經造成。

六萬平方公尺的遺址範圍

當年只搶救七百平方公尺

現今原址僅保留三千平方公尺

其餘均被嚴重破壞。

主持搶救遺址文物的臧振華與劉益昌教授

在博物館開幕當天重回現場

形容這是「建立在當初的一個錯誤的博物館」

並希望政府記取教訓

也期待博物館發揮教育、娛樂及休憩的功能

彌補當初的遺憾。

-----------謎樣的十三行人 一千多年前

淡水河南岸

有個小小的部落。

沒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也不知道這裡住的是甚麼人。

據今五百年前

這個未知族群謎樣地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

至於「十三行遺址」命名由來

則是根據考古慣例:史前遺址的命名都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

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

於是以村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

一說是因為清朝時

這裡曾為重要商港

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

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

可是

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

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十三行人開始在此生活的時代約為西元前1800年到1500年前

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煉鐵作坊的出土。

地上發現的柱洞痕跡

則暗示了他們建屋的方式為東南亞較常見的干欄式建築。

當地出土的陶器、陶片顏色偏紅

與台灣出土的其他文化中的陶器有明顯差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鎮館之寶」

為人面陶罐

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

在陶罐腹部則為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

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

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留有大量證據的

還有墓葬的方式

十三行人為屈葬(大量出土的人骨姿勢為屈肢或半屈肢)

都是背向觀音山

面向台灣海峽而葬。

十三行遺址出土許多珠飾、青銅器及中國漢代至唐代的銅錢

還有台灣其他地區出土的陶器

顯示十三行人不但與島內他族群交通頻繁

也與中國、南洋一代的族群來往密切。

與台灣原住民一樣

十三行人也屬於南島語族。

考古學家推測

他們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關係最為密切。

十三行博物館的內部構造

全部傾斜十七度

象徵遺址曾經遭受破壞。

觀景台「鯨背沙丘」的靈感是來源於十三行人生活隨時可見的海中凸起的鯨背。

參考資料 http://www.ttvs.cy.edu.tw/kcc/929pei/a1.htm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什麼叫台灣的網行文化?

請問大大們 。

到底什麼叫網行文化??誰可以跟我講阿 。


你說的應是『網形』文化吧!

那是台灣西部地區的舊石器晚期文化

遺址位於苗栗縣卓蘭鎮西坪里的伯公壟

地處鯉魚潭水庫旁

因為哪裡的地名又叫網形

所以就把那個史前文化命名為網形文化。

﹍﹍﹍﹍﹍﹍﹍﹍﹍﹍﹍﹍﹍﹍﹍﹍﹍﹍﹍﹍﹍﹍﹍﹍﹍﹍﹍﹍﹍﹍﹍﹍﹍﹍﹍﹍﹍﹍﹍﹍﹍﹍網形文化遺址重現江湖 台灣苗栗挖出寶貝【大紀元6月20日報導】(據中廣新聞林惠敏報導)二十多年前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水庫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當時四百多件的文物塵封在苗栗縣文化局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苗栗縣文化局將這些文物重新開箱

四百多件重現江湖的文物

文化局7月2號開始將在三義木雕博物館舉辦『穿透古今﹍﹍平面雕專題展』

邀請大家一起來見證歷史。

潛藏在苗栗鯉魚潭水庫下方的珍貴遺跡文物就這樣塵封在苗栗縣文化局二十多年

當初發現這個史前文化的中研院教授劉益昌是感慨萬千

民國七十年代時

由於興建鯉魚潭水庫

中央研究院劉益昌教授等人在水庫集水區調查史前人類遺址

一共發現十二處遺址

總共發現四百多件文物

但是礙於經費的關係

始終沒有將這批文物陳列

直到這次文化局要舉辦『穿透古今﹍﹍平面雕專題展』

才想起這些封箱已久的文物。

劉益昌說

十二處發現的遺址

以『網形』遺址最為古老

距今約八千年到五萬年以前

是台灣西部最古老的遺址

而從這些出土的石器與陶片可發現史前居民 型態以農業為主

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劉益昌也希望可以成立博物館

永久典藏。

文化局這次開封的文物

7月2號將在三義木雕博物館舉辦『穿透古今﹍﹍平面雕專題展』中展出

歡迎大家來拼湊出史前時代台灣原住民的生活軌跡。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芝山岩遺址甚麼時候開?

芝山岩山下的遺址甚麼時候開放?
您好...1.發現時間:清光緒22年(西元1896年)日本人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各位大大幫幫忙 找台灣的文化遺址

請幫我找一個文化遺址(台灣的)例如:卑南等並附上詳細的說明謝謝各位................................................................................................................................................................................................................................................
卑南遺址

位於台灣台東縣卑南山東南端的山麓

是屬於台灣東部之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一個代表性遺址。

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斷

該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

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

卑南遺址的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

是目前臺灣所發現最大的史前聚落。

此外

卑南遺址也出土了許多石板棺以及棺內精美的陪葬品

是環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目前

卑南遺址不但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家一級古蹟

同時也在該處設有卑南文化公園

是台灣第一個考古遺址公園。

遺址挖掘簡史檢視圖片 檢視圖片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請問有關 高雄柴山龍巖洌泉

請簡述:龍嚴列泉.龍嚴池.龍目井.龍泉寺的關係我查到的是:[龍泉寺]:昔為「龍目井」的所在地

龍目井號稱「龍巖洌泉」

正是龍泉寺寺名的來源、後山有一處「小溪貝塚」

是打狗地區史前遺址之一。

不過我看不大懂另外:請告訴我龍巖列泉詳細介紹 越詳細越好 不過目前我還不太清楚龍巖洌泉是什麼不能明白的說我要哪一方面的資料總之是越多越好 ^_^可以的話最好能給我查到的網址或書籍謝謝
檢視圖片城西国際の部屋にようこそ!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檢視圖片 檢視圖片檢視圖片檢視圖片龍巖洌泉小溪貝塚您好~~~郭郭~~~ 龍泉寺: 昔為「龍目井」的所在地

龍目井號稱「龍巖洌泉」  正是龍泉寺寺名的來源、後山有一處 小溪貝塚 是打狗地區史 前遺址之一。

高雄地名的由來 龍泉寺後的貝塚 馬卡道在史前文化的位置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益昌教授

世界級歷史古蹟

世界級歷史古蹟有哪些?要有台灣的喔!
世界級古蹟----鳳鼻頭遺址 國定古蹟鳳鼻頭(中坑門)遺址管理維護及發展

各方意見不一

縣長楊秋興表示

未來將朝遺址園區原地保存、維護

並與地方自然生態、觀光結合。

由於屬世界級古蹟

他也認為應該要有展示空間

如此可以發揮更大教育弁遄C 位在林園中坑門聚落北側高雄縣市交界處的鳳鼻頭遺址

為一處海升台地

由上升的海岸和沖積平原所形成

內政部八十七年公告遺址範圍

八十九年公告為台灣地區第一個「國定級古蹟」。

 由於鳳鼻頭遺址蘊藏多層位疊壓的文化層

約有六、七千年歷史

在台灣文化發展地位很重要

屬世界級文化遺址

歷史文化傳承、教育、學術評價很高

專家推估

遺址實際分布範圍應包含台十七線北側。

 縣府特別委託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管理維護鳳鼻頭遺址

管理維護及未來發展方向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昨出爐

縣長楊秋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及內政部代表都與會參與。

 該項計畫規畫範圍

東自都市計畫文中用地、西至王公廟段土地重劃地區、北鄰八十三號縣道、南至二十五米二號園林道路

面積約十三點八九公頃

目的是希望提出遺址管理維護理念

作為後續發展規畫指導原則。

 初步構想是

是希望以遺址公園及生態博物館「概念」

原地保存珍貴的文化遺跡

並結合地方文化、生態、觀光經營管理維護。

規畫單位也提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遺址園區、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等國內成幼蚳狶*參考、比較。

 由於鳳鼻頭遺址為國內學術發掘首例

本身具備良好發展條件

除可展現國家重要文化資產

而且可結合地方觀光資源、高屏溪人文、生態景點

提供林園地區發展契機

但土地徵收初步估算就高達八億二千萬元。

 楊秋興說

鳳鼻頭遺址屬世界級古蹟

地方與中央都有義務及責任維護

由於當地還沒有遭受大規模破壞

古蹟遺址很完整

縣府會全力維護

希望文化局先進行必要的保護。

未來如果需要成立園區管理維護籌備委員會

希望劉教授能擔任召集人。

參考資料 http://www.ctitv.com.tw/new/news/news02.html?id=12

文章標籤

資訊管理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